一頭白髮,配上白色大眼鏡,搭配時尚的義式穿著,是Rossana Orlandi的經典造型。

被譽為義大利設計教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策展人與收藏家,Rossana藝廊的Spazio Rossana Orlandi,

以及她發起的策展「塑膠無罪」(Ro Guileless Plastic),都是近年米蘭展不可錯過的重頭戲。


日月光國際家飾館副總蕭觀玲與Rossana Orlandi合影

環保與永續是近年米蘭展的熱門議題,如何透過素材研發、設計與製程的精進,

讓時尚與環境對話共存,成為設計師共同關注的領域。

Rossana曾說,「塑膠無罪」計畫是她的信念,也是設計師必須共同面對的任務。

當塑膠廢料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我們如何為未來提出解決方案?

展覽於達文西科技博物館舉行,除了以塑料製成的設計品,鐵道與火車也是空間中的焦點。

因此,Rossana發起Ro Plastic Prize,透過向全球徵件的設計競賽,

將設計圈團結起來,承認塑膠廢料的影響,並透過設計的力量,

嘗試讓廢棄物成為最有用的資源,期待透過轉化的過程,

塑膠在未來有機會成為具有無限潛力的回收資源。

 

今年的Ro Plastic Prize共有超過50個國家、300位設計者參與,除了在Rossana的藝廊舉行決賽,

也於4月6日至14日間於達文西科技博物館同步舉行展覽。

以老火車與鐵道為背景,塑料製成的設計作品呈現出一道當代的繽紛風景,

透過設計力的介入,塑膠的應用潛力值得期待。

由Mandalaki Studio與義大利汽車公司Estrima合作的Birò O2概念車,

80%來自回收塑料,以塑料應用、降低空汙為訴求,同時不失駕駛樂趣。

「塑膠無罪」計畫分成四個項目徵件:設計、織品、包裝提案與創新項目,

今年吸引超過300件作品參與,圖為Piet Hein Eek設計的「電子人」。

除了喚起人們的環境意識,「塑膠無罪」計畫也讓設計師面對挑戰,

將回收塑料設計成實用與美學兼具的產品,進而扭轉消費意識。

圖為Studio Job 創作的立燈系列 Containers III,把回收的汽油桶做成燈具。

由台灣的小智研發與Patricia Urquiola合作的躺椅Wasting Time Daybed,

從裡到外都來自回收塑料與纖維,是今年展覽的亮點作品。

Massimiliano Locatelli設計的Breuer Chair,利用傳統編織工藝,

融合鋼管結構與回收塑料,強調乘坐的彈性與舒適度。

目前僅約有2%的回收塑料會成為新產品,「塑膠無罪」也讓設計界齊聚一堂,

思考如何將塑膠轉化為可應用的潛力資源,米蘭展的常客Jaime Hayon也共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