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tform of Interflo   建築交流平台

台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以建築雙年展來說,最好的方式便是先在網路上瞭解以及過濾後,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重點參觀,便能較輕鬆地掌握想獲得的資訊。但以展覽的效應而言,小型的、精緻的、準確的,較能引發參觀者共鳴及思考,也避免了過去建築展讓一般人難以介入的問題。

文=高心怡  圖片及資料提供=阮慶岳 個人照攝影=汪德範

e2

台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阮慶岳

現任台灣元智大學副教授,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除教職外,也創作文學、書寫建築與藝術評論及策展。曾經三度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策劃展覽,2006年策展《樂園重返:台灣的微型城市》,代表台灣參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2006年與徐明松於台中TADA center,合策《久違了,王大閎先生!》建築展。2011年於台北urban core gallery策展《朗讀違章:王澍×謝英俊》。

 

活動成為交流的焦點

談起各類型的建築展中,以雙年展來說,深圳香港建築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是近期展出的雙年展,且適合國內的參觀者看展,因為展覽內容以華人地區為主,匯集了台灣、亞洲甚至全球的建築及城市資訊。以這類型的建築雙年展來說,其實規模都差不多,展覽中的展出資訊廣,猶如博覽會一般,一次可以網羅所有的資訊、內容多,通常需要2至3天才能全部仔細看完,但同時也具有訊息雜、不易有焦點,訊息也不易接收。因此去參觀這類型的展覽,要先釐清自己去的目的是要瞭解什麼、想要得到的主要訊息是什麼?最好的方式便是參觀展覽前,先在網路上瞭解以及過濾後,再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重點參觀,會較輕鬆地掌握想獲得的資訊。

建築雙年展的形式是從博覽會演變而來,最早舉辦是在19世紀媒體尚不發達的年代,因此通常是集中了所有平時無法知道、無法看到的訊息;但在現帶網路資訊發達的年代來說,所有展出的內容幾乎都可以在網路中看到。因此雙年展的焦點轉為以活動、party、演講等來促進專業界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以建築展來說,由於專業的成分較高,因此對於參觀者來說會有一定的門檻,一般人較不易進入狀況,也不易有收穫。

e3

以小而精緻的展覽引發共鳴思考

建築雙年展的形式,在現在來說已經算是舊思維,不但成本高,展覽結束時,所有裝置都需拆除,因此投入的資金大、消耗的也大,相對的回收的效益卻不成比例,經常有不平衡的問題。因此以他自己的策展思維而言,最近的發展則是以小的、精緻的、準確的,能引發參觀者共鳴及思考的展覽形式為主,在展覽的敘述方式上,也盡量避免過去建築展內容過於高深化,讓一般人難以介入的問題。

例如建築與城市的議題,皆是每個人每天的經驗,是與每天生活有直接的關連的,對一般人來說是很容易理解而有共鳴的,如此也較容易產生一些較深層的效應。

資料來源”DECO居家”